第(3/3)页 “会不会有什么危险?”孙强的声音打断了陈阳的思绪,他看着那深不见底的洞口,脸上难得露出几分犹豫,“这密道封闭了这么多年,里面的空气……该不会有毒吧?” 钱会长捋了捋胡须,沉吟道:“确实需要谨慎。这种长期密闭的地下空间,氧气稀薄是一方面,更危险的是可能积聚了甲烷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。” “古代修建密道的工匠虽然技艺高超,但他们毕竟不可能预见到几十年后的情况。” 钱会长用手电往下面照着,“为了以防万一,我们还是要等会再进去。” 陈阳点点头,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。他环顾四周,目光落在留守的廖振山和大严身上:“老廖,大严,你们去把大门关上,之后跟在我们后面进去。” “一会我们先进去,隔十分钟,如果没有其他情况,你们在进去。” 廖振山郑重地点头:“放心吧陈老板,没问题。” 陈阳则和钱会长、孙强、劳衫、二严五人,准备第一批下去探查。为了以防万一,他们还在腰间系上了绳索,互相连接。那根绳索是专业的登山绳,承重能力极强,每个人之间相隔约两米,既能保证相互照应,又不至于太过拥挤。 “孙老板,我能问个问题么?”陈阳向孙强问道。 “陈老板,你说,怎么了?”孙强注意到陈阳的沉默,小声问道。 陈阳回过神来,摇了摇头:“你说......这密道的规模,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要大。您见多识广,这种密道一般会修多深?” 孙强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,微微摇摇头,“这个不好说。若只是简单的藏宝之用,三五米深足矣。” “但若是要避祸藏身,甚至作为逃生通道,那就深不可测了。民国时期,大户人家修密道,讲究的是'三进三出、九曲回肠',为的就是即便被发现入口,敌人也难以追踪到底。” 二严在系绳索时,突然问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愣住的话:“陈老板,你说……韩家当年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的机关?就算是藏宝贝,也犯不着弄得跟什么防盗大阵似的啊。” 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。陈阳皱起眉头,他也思考过这个问题。一般的富户藏匿财物,顶多就是挖个地窖,设置一两道机关锁就够了。但韩宅这套“花海迷踪”加上复杂的八卦机关,其精密程度和保密级别,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藏宝的需要。 “也许,”钱会长沉声道,“韩老爷子藏的,不仅仅是财物那么简单。” “那个年代,很多大户人家都有一些……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。可能是某些见不得光的契约文书,可能是什么重要人物的隐私,也可能……”他欲言又止。 “也可能是什么?”孙强追问道。 钱会长摇摇头:“算了,都是些老黄历的传说了。等我们下去看看就知道了。” “大家小心点,跟紧,注意脚下和头顶。”陈阳叮嘱了一句,深吸一口气,率先踏上了石阶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