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章:生。死。轮回-《九重虚拟现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斩灵说道:“每个人都希望美好的活下去,过着不一样的人生,无论悲苦还还是快乐,只要活着,就有着不一样的希望。”

    易回心想:鲁迅曾经说过,希望是本所谓无,本所未有的。一旦希望,注定有失望。可是不断受挫后,为什么还会有希望?这就是为什么把希望放在潘多拉盒子最底下的东西。

    生,乃星之下的状态,星之上有太阳。每天都能看见太阳,每天都能看见黎明,每天都能活在星之下,这不就是生的意义吗?周而复始,日升日落,偶尔还伴有月牙到月亮变化陪伴。这就是生的意义,既能坦荡在阳光之下活着,也能委曲在黑暗中摸索光明的意义。这就是生。可以站着活动,也可以躺着活动,总之活着就是一种生。但不可否认,挣扎在黑暗笼罩下的地狱,有不少人还活着。只是他们灵魂深处的希望越来越淡,即使再淡然,希望也不灭。除非一开始就把希望卖给了贪婪。

    生,可以和众人一起取暖而活,也可以自己孤独终老而活。只不过谁能孤独到底,谁又能陪伴到底呢?生,也是一种无奈,也是一种痛苦。因为人一旦活着,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。这烦恼就好似天生就是灵魂的天敌,灵魂躲起来也无用,烦恼也会因为各种欲望的泄露而变得强大。因为烦恼而痛苦的人实在太多,劝解只能免其一时,自己不寻烦恼就会破解。可这世上之人,怎会不寻烦恼。衣食住行都是烦恼,吃喝拉撒睡都是烦恼。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。所以有了死。

    死,乃是毙之下。比之不足,而生烦恼。比之有余,又会找到比之不足而换来换去。总之,一旦有了比之心,就会兴师动众生出更多的麻烦与烦恼。

    死,代表一个过程的结束。难道一切都结束了么?人一旦死去,灵魂和身体就会分离而化作两物。灵魂就会解脱?非也,灵魂一旦离体,也就变得凝而不实,相当脆弱。被破坏的可能性就会更大。

    死,生之前的一切记忆都会消失么?恐怕不那么容易。电脑硬盘记录了好多使用过的痕迹,比如文字,照片,还有视频。甚至记录了哪一天都做了些什么。这就是使用记录。人的大脑也是一海量存储器,和电脑硬盘没有什么不同,唯一不同的就是材质。电脑硬盘来自碳和硅。而人的大脑虽然容量大了好多,但依旧还是存储器。现实中硬盘即使损坏也能修补,记忆或许残缺,但只要不损坏就依然保存下去。人的记忆实际上已经被大脑记录了下来。人的灵魂到底有没有存储功能?这个可以肯定。只要灵魂不灭,记忆还会存在。即使轮回转世也只会被覆盖。

    可惜,这一点没有实证。生之就不能体会死滋味,死之却能反馈生之义。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,毕竟形容成烟消云散。死或许真不能解脱。死只能卸下生之负载,却又担起死之载负。所以灵魂被身体恶意超负载,自然离魂。不要轻生,轻生者必然堕落,痛苦会更加久远,影响会更加深远。虽说《神曲》》描绘的三界:地狱,炼狱,天堂别有洞天,但不正是三种境界吗?受苦,磨炼,升华。也是正之意义。

    轮回,乃是由死而生,由生而死。

    这是人的美好愿望,人总会老去,但凡有未了的心事,只能化作死之前的执念。执念不散,灵魂不散。肉体坏掉,不能再用,只能以另一种形态存在。俗称鬼魂。这是真的么?长这么大见到了么?许多人是看不见的,只有通过其它方式看见,可视化。

    时代在进步,科学发展日新月异。就拿存储来说。过去都以文字或者图画方式来记载发生过的事件。有历史事实,也有虚构故事。可惜没有视频,若是有视频记录秦始皇登基的那一刻。若是有视频记录真正的大唐盛世,若是有视频记录成吉思汗驰骋草原征战沙场的那一幕幕,历史是不是会更加精彩。可惜这都是幻想,但有人则不认同。只要在这个是发生的故事,地球都会有记载。这可真是奇思妙想。

    虽然现代通信技术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,但还不够。视频在内存太大。这就是内存的限制。如果有一个特大的摄像机,比如说地球本体,如果把地球看做360度无死角的摄像机,那么地球自身数十亿年的记录都被地球自身的存储卡记录了下来,你信么?反正我不信,难道地球仅仅是众多量子化粒子的映像,微小和巨大的对立,不如说是统一。所以我想说的“至小无内,至大无外。”怎么解释呢?有些故事说每个人生下来就和某颗宇宙的星辰有了联系,人死后,就会化作天上星辰冲着我们闪亮。虽然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。但不可否认,大我。

    当一个人降生下来,就成为了小我。当一个人生命走至尽头,化作星辰就成为了大我。看着自己小我在地球上成长自我。

    这么解释或许还不会认同,人与星辰产生了对应,就是胡思乱想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