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入夜。 书房点着羊油灯盏,弥漫着股臭味。这年头也有蜜蜡,不过这玩意儿属于是贡品,南越王就曾献给过周天子。别说卓草区区贾人,就算是秦国勋贵廷臣都用不起。 就灯盏而言,牛油要比羊油更强。不过,卓草还是用不起,以羊油点灯盏的话倒是还好。只要用细苇管为灯芯,将苇管蘸羊油,连蘸数层后用刀削圆,即成灯盏。 之前卓草还觉得古人积雪囊萤、凿壁偷光是夸张,等他来到秦国后才发现相当真实。黔首之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纯粹是晚上用不起灯油。 亭长的职责,主要是调解邻里纠纷、收取赋和安排徭役。这活不算多麻烦,治下大概也就百余户人。现在卓草接手亭长的事务,桌上便摆放着诸多簿册。簿册内容极其详细,囊括每家每户的人丁情况。还有份竹简,主要是记录的去年田赋情况。 亭长为少吏,享斗食、佐史之秩。所谓斗食就是每日一斗粟米,年三十六石。这薪水,简直低的可怜……连公士都不如。 翻阅竹简,卓草是越来越急躁。 tnd! 哀这狗东西做假账! 进进出出,压根就对不上。 账目全都以文字记载,根本没法一目了然。卓草算了大半天,算的是一肚子气。要是用后世的记账方法,其实非常简单,而且是一目了然。本身亭长管的人口就不多,撑死百余户,能有多繁琐? 可偏偏用这种最原始的记录方法,看着脑袋都疼。 所以说,当亭长有什么好的? 脏活累活,全都得让亭长干。出了什么事情,乡吏便会直接问罪亭长。亭长看似挺威风的,可他辈分摆在这,亭里不少人都是他长辈。他要耍官腔,怕是会被挂起来喷。 足足翻阅了大半个时辰,他才把账目理清楚。 哀最起码贪了好几十石的粟米,真是个牲口! 现在生产力低,亩产四五石便算好的。 几十石粟米,少说得耕种十亩地! “莲萍。” “在。” “你将这账目誊写好,明日再交予乡啬夫。若有问题,便叫醒我。我实在是困得不行,便先歇息会儿。” “唯!” 卓草干脆躺在火炕上,拉起裘袄盖在身上。 看着他很快入眠,莲萍起身剪去灯芯。免得烧的太快和太亮打扰卓草休息。 听着轻微的鼾声,莲萍誊写的很快。她写的字颇为娟秀,自然也都是卓草教的。她依稀记得,卓草当时还和她说不用着急学大篆,用不了多久便会改用小篆为官字。 没出几年,还真如此! 啧啧啧,少主果然是天赐奇才! 第(2/3)页